诸葛亮为什么输给司马懿
诸葛亮为什么输给司马懿,三国时期最著名的军事家应该说诸葛亮算是一枝独秀,他一生征战无数,败仗极少,胜仗颇多,到三国后期,诸葛亮一连六次北伐中原,在数年的战争中,他与司马懿斗智斗勇,占据风头,但是最终的胜利者确实司马懿,然人大吃一惊。所以诸葛亮为什么输给司马懿呢?大家一起看看吧!
诸葛亮为什么输给司马懿1
魏国君王曹丕死后,诸葛亮使用计策想要策反魏国大将孟达,对魏国的边疆进行里外夹击,孟达也答应了诸葛亮,但是这个计策被司马懿识破,司马懿采用了自己的计策除掉了孟达,让诸葛亮的里外夹击计策彻底破产,可见司马懿还是有两把刷子的,通过这个事情可以证明,司马懿小赢了一次。 这也算是司马懿和诸葛亮的第一次交锋。
在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中,算是失败的,只能说不算惨败,这次北伐中,马谡大败,赵云又失败,诸葛亮只好收兵,算是司马懿又一次小胜吧。 在第三次北伐的时候,司马懿已经成为了魏国军事的中流砥柱,手握大权,试探性的发动了进攻战略,但是他还是低估的诸葛亮,结果却是惨败。 总结一下第三次北伐,虽然是魏国大败,但是诸葛亮只是取得了局部的胜利,并没有伤到魏国的元气,因为在当时来讲,魏国的综合国力要比蜀国强的多。
在第四次北伐中,司马懿已经坐上了魏国军事统帅的第一把交椅,可能是有点膨胀了吧,又一次发动进攻战略,可能是有点慌了,又一次让诸葛亮打败了,这次战役可以说是司马懿败的最惨的一次,但是他好像是痛定思痛了,战役打到最后根本就是挂上了免战牌,坚决不主动应战,无论获得怎么样的叫骂侮辱他就是不出战,我个人以为,通过这次战役司马懿算是彻底大彻大悟,他凭借着魏国雄厚的综合国力,与蜀国准备打持久战。
最后的两次北伐,几乎也就没有什么新鲜点了,诸葛亮还是以进攻为主,但是司马懿就是采取固守的`持久战,一城一池的守,从不主动出击,大量消耗了蜀国的国力,虽然听起来有点憋屈,但是面对强大的对手诸葛亮,这个方法可能是唯一可行的方法,最终利用持久战的方法拖垮了蜀国,这个和我们八路军对待日本侵略的办法极其相似,结局都是胜利,只是时间稍微长久了一些,但是战争的目的就是不惜一切代价取得胜利,这点诸葛亮做到了。
诸葛亮一生都为蜀国尽忠,为了刘备一统天下的使命,他可以说是拼尽了自己的一生,对大多数人来说,他是对的,他是忠勇的,但是要从另一方面考虑,他连年的发动战争,对蜀国的消耗是非常大的,大大的拖垮了蜀国,造成魏国最后能够一统天下,灭掉了蜀国。 这个伏笔也是诸葛亮埋下的,所以说司马懿与诸葛亮的对决,其实失败的一方就是诸葛亮。
诸葛亮为什么输给司马懿2
1、蜀国的皇帝刘禅昏庸无能,因此,蜀国所有的大事小事全都堆积在诸葛亮的身上。
2、蜀国武艺高强的猛将关羽、张飞、赵云、黄忠、马超、严颜全都去世,只剩下王平、廖化、张翼、张嶷、吴懿、高翔、马忠等武艺中等级别的将领。
3、诸葛亮误会魏延,不善待魏延,不采纳魏延的意见而一意孤行,让魏延含冤得不到重用。魏延是一个智勇双全的大将,他的智谋有时候还能超过诸葛亮。
4、诸葛亮的耐性没有司马懿好,诸葛亮情感脆弱,司马懿情感坚韧不拔稳如泰山。
诸葛亮和曹操、周瑜作战他一向是安如泰山不急不躁。曹操、周瑜、刘备、袁绍都有性格缺陷,输不起还要死撑硬拼,大怒之下或情绪急躁的时候通常会失败。诸葛亮到后来和司马懿打仗的时候就犯了死撑硬拼的大忌,他情绪变得急躁了,情感变得脆弱了,再加上他一直误会魏延。魏延之所以谋反也是因为诸葛亮的缘故。
如果诸葛亮和魏延好好相处,适当听取魏延的意见,给魏延一个锦囊妙计,如果魏延的计策错误就可以拆开锦囊妙计看怎么解救困境的主意。
魏延可不比马谡,马谡的头脑虽然有时候厉害,但大多数情况他是麻痹大意,街亭的失误就是马谡夸下海口造成的惨痛教训。
刘备没有对魏延有不良意见,但是刘备在病逝之前告诫过诸葛亮不能重用马谡,因为他一向是言过其实、夸大其词。
如果不用马谡只用王平,诸葛亮就不会兵败。
和魏延搞好关系相互商量计策,诸葛亮不会如此被动。